4月22日,從國家科技部傳來好消息,其發布的《科技部關于公布2021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通知》,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創業園(以下簡稱“合肥創新創業園”)成功入選。海恒集團運營管理園區再獲殊榮。
近年來,合肥經開區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堅持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相結合,“雙創”平臺不斷豐富,創業企業顯著增加,孵化載體體系逐步健全,形成了7大創新平臺、16大眾創空間、17大科技孵化器。合肥創新創業園作為經開區產業孵化重要平臺,積極搶抓機遇,不斷轉型升級,有效發揮了“雙創”平臺作用。
從制造夢到雙創夢
合肥創新創業園原為芙蓉路標準化廠房,于2007年建成。2009年與上海漕河涇合作共建,開始園區孵化器的建設運營。經過多年發展,園區從傳統粗放型工廠到現代化創新創業集聚區,完成了生產型工業廠房向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器、加速器的轉變。
目前,園區已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、安徽省科技服務集聚區、安徽省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、工業互聯網園區融合應用新模式試點示范等多項榮譽。園區入駐企業120家,其中高企47家,規上企業20家,重點引入生物醫藥、軟件、新材料等產業。
“智慧大腦”賦能精細化管理
當前,新一代智能技術賦能園區服務已成為大趨勢。作為經開區戰新產業培育平臺,海恒創投公司發揮資源優勢,通過推進智慧園區建設,為初創期、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各類企業提供與之對應的全生命周期服務。
合肥創新創業園通過建設智慧園區管理系統,把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整合,實現了園區公共資源信息化管理、園區智能硬件物聯網管理、園區公共信息及時發布等服務“指尖化”,打造集招商引資、企業精準服務、園區精細化管理、員工貼心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園區管理服務平臺。目前,該系統包含園區黨建、招商管理、企業服務、投融資服務、資產管理、物業管理等內容,實現園區的萬物互聯。
產業集群精準培育
合肥創新創業園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增強內生發展動力的重要載體,旨在打造人才密集、技術密集、資本密集的科技創新示范園區。圍繞經開區重點產業,緊密貼合經開區招商大方向,園區通過引進重大項目,重點引進科技創新、生物醫藥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戰新產業項目,發揮龍頭企業強磁場效應,匯集上下游產業小微企業,形成產業集聚。
為加強對引進企業的培育工作,園區積極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—國家高企—高成長企業—上市企業梯隊培養體系,在定期開展企業走訪,了解企業發展進度和需求的基礎上,建立“企業梯隊培育庫”,同時整合科創資源,針對不同階段企業提供精準服務,通過政策、資金、人才等全方位支持,做到精準培育。
2021年園區企業實現營收22.3億元,同比增長28.16%,稅收7153萬元,同比增長54.83%。
多元化服務鑄就品牌
合肥創新創業園緊緊圍繞園區企業需求,打通線上線下的服務閉環,構建了完整多元的產業服務生態。
以“海恒智享匯”為抓手,園區為企業提供綜合服務、政策服務、人才服務、產業服務、投融資服務、創業生態服務等六大服務。同時建立“創業輔導師庫”、“第三方服務機構庫”,為企業創業發展排憂解惑。整合金融資源,建立有效的投融資平臺,為入駐企業提供股權投資、融資擔保等投融資服務。
2021年度,海恒創投組織企業服務活動28場,其中“海恒智享匯”服務品牌活動17期,累計參加超千人次。園區10余家企業獲得擔保貸款3200余萬元,天曜新材料等企業獲得股權投資1000余萬元。(海恒創投公司 單翠榮)